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陳自愛)作為懷化市洪江區的新貴,河濱路街道坐擁沅江與巫水相交的后花園,守候著洪江區的東大門。轄區內老舊廠房與新開工的機器轟鳴聲形成鮮明對比,相擁而建的廉租房與一處處拔地而起的新樓盤交相呼應……如同滔滔不絕的沅江水,新舊在這里交融,古典與現代在這里纏綿。以征地拆遷、小區管理、鄰里矛盾、家庭糾紛為代表類型的群眾訴求復雜多變,城郊結合部環境衛生處理機制復雜多變,城市建設乏力和群眾改變現有居住條件的矛盾日趨嚴重,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社會穩定和諧和可持續發展。今年來,河濱路街道以社區為單位,轉變“等靠要”的落后觀念,做好居民自治文章,堅定自治決心,在創新自治機制、壯大自治隊伍、營造自治氛圍三方面發力,實現了社區治理能力大提升。如今,重點項目S222線的改造正熱火朝天的進行著,巫東片區拆遷正如火如荼地開展……繪就了一副社會文明和諧新畫卷,
開啟三種模式 實現自治機制大革新
民主協商共建。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引領作用,實行支部月聯席會議制度,邀請轄區派出所、學校、醫院、企業、社區居民中有影響力的黨員作為社區兼職委員出席,共抓基層黨建、共謀社區發展,社區黨支部成為社區事務的主力軍和領頭羊。堅持“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”,建立社區議事會議機制,邀請后盾掛點單位、社會組織、社區居民代表參與社區建設,共同解決社區痛點、難點問題。一年來,通過社區支部月聯席會和議事會解決了社區監控、安全設施、宣傳陣地、衛生死角等問題,共收集社情民意823條,協調解決各類民生問題82件,處理矛盾糾紛30余件,確保大事不出街,小事不出社區。
社區事務共治。社區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,事務繁雜多變。讓群眾更多地參與自治與管理,做到我的地盤我做主。河濱路地處城郊結合部,環境衛生地區差異明顯,群眾意見較大。為切實扭轉這一局面,社區居委會帶領黨員、小組長,開展社區內環境衛生整治,通過小喇叭挨家挨戶走訪宣傳和普及衛生知識,每周五雷打不動進行社區衛生大掃除。通過半年的宣傳和整治,社區環境衛生就有了明顯好轉,并形成了互相幫助清理垃圾、互相監督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。為了踐行守護“一江碧水”的諾言,回龍寺、橋東、中山路等社區每月組織200多名志愿者者對沅江河段進行清理,讓山更綠,水更清。
愛心超市共享。在桃李園“愛心超市”,我們可以看到貨品干凈整齊、種類繁多、數量充足,分類明細的標簽格外顯眼。這里的物品沒有標價,只有“5分”“10分”的字樣,還有一本記錄本,記錄著愛心捐贈的詳細清單。“彭學元有120分,可兌換 2桶食用油,程長勝60分……”又到了統一兌換積分禮品的時候,社區工作人員正熱情地為居民進行登記兌換。“社區黨員積極帶頭,居民群眾誰在家門口做了好事都能換積分領取物品,桃李園社區‘愛心超市’現在已家喻戶曉,大家參與積極性都很高。”居民申月瓊一說到“愛心超市”便津津樂道。社區通過財政采購、后盾單位贊助、企業商鋪募捐等形式籌集愛心物資,制定了《“愛心超市”管理辦法》、《積分兌換商品制度》,轄區居民通過參與義務勞動、治安巡邏、服務特殊人群等公益活動賺取積分,兌換物資,居民既得了實惠,又為社區出了一份力。這一服務平臺正朝著 “重民生、聚人心、激活力”的目標,在河濱路轄區治理中彰顯實力。
組建三支隊伍 實現自治能力大提升
組建精細管理隊伍。河濱路街道以“網格化管理”為依托,將7個社區劃分為318個微網格,按照分片包干、逐級負責、責任連帶的原則,每個網格明確1名微網格長,按照就近居住、方便管理的原則,安排街道、社區及后盾單位黨員進網格管事理事,確保信息全掌握、管理無遺漏,該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了社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高效應對了冰雪災害、疫情防控等急、難、險事件。特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細化管理,微網格長的存在,為居家監測的居民提供物資輸送、信息上報和防控政策宣傳等便民服務,一對一或多對一管理服務讓居民住得好、疫情防得住。
組建治安巡邏隊伍。“各家各戶,教育小孩,不要玩火、關好門窗、防火防盜……”每晚7點,河濱路街道各社區小巷里都會傳出熟悉的“小喇叭”聲音,像永不消失的電波。這是由社區黨員、社區干部、熱心居民組建的社區治安巡邏隊,他們身穿“黃馬甲”,分不同時段在轄區內開展巡邏,排查化解治安隱患、矛盾糾紛,為群眾排憂解難,至今已累計為化解各類隱患問題100余件,制止違規行為330余次,社區的發案持續下降,整個街區一派祥和。
組建志愿服務隊伍。河濱路街道將志愿服務隊伍建設作為解決社區人手不夠、提升服務群眾能力的重要抓手。在社區黨支部的號召下,在湖南省志愿服務網上注冊的正式志愿者的社區居民就達500余人,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8次。志愿服務工作實行無職黨員志愿者設崗定責,建立了10類20項服務清單,內容涵蓋社區衛生、治安協防、災害監測、疫情防控等方面,由志愿者根據個人特長認領便民服務事項,提供便民服務314次,社區居民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。
創建三大活動 實現自治氛圍大轉變
專注平安創建宣傳活動。河濱路街道共投入50萬元開辟出300多平米的“平安宣傳墻”,內容包括綜治民調、掃黑除惡、防電信詐騙、法律援助、居民公約、禁毒、文明創建等十多項工作宣傳,并安排專人定期更新。舉辦社區“一起團年年夜飯”活動,開展平安建設知識有獎問答,居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增長了自己的平安知識。
專注先進典型評選活動。為弘揚積極向上的精神,街道每年開展“平安家庭”、“文明市民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文明樓棟”、“優秀共產黨員”等評比表彰活動,營造了“闖創干”的良好氣氛。河濱路街道共涌現出4名市、區見義勇為先進個人,社區黨支部書記、主任李婷香被評為湖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,先進事跡多次被省市主流媒體報道,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。回龍寺社區黨支部書記、社區主任邱順霞被評為洪江區十佳道德模范。
專注特殊人群關愛活動。社區將完善特殊人群關愛機制作為創新社區治理的一項必要舉措,將孤寡老人、失獨家庭、留守兒童納入志愿者服務對象清單和鄰里守望范圍。通過一起粽情歡樂、中秋共團圓等活動與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共度傳統佳節,發動廣大志愿者一起為轄區特困群體轉唄“愛心年夜飯”等活動,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;同時,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河濱路街道社工站、老團社區老年活動中心、桃李園老年日間照料中心,改造兒童之家,讓日趨完善的陣地建設成為關愛特殊人群的主陣地。
一審:李林俊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周玉意
來源:湖南法治報